文圖 湯姆
國中時候有首很有名的歌叫做《鹿港小鎮》,裡面充滿了憂鬱憤怒文藝青年的口吻: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我幼時經歷的民國六十年代,台北已經到處看得見霓虹燈,不過士林橋下伴隨著工業廢水的惡臭味中仍然長滿了布袋蓮,不時還能發現一兩頭腫脹的死豬屍體,雙連火車站旁軌道邊的小吃攤人聲沸騰混合著柴油味動 說不出哪兒要發的一筆青春無名火。於是我就很是羨慕那些從鹿港苑裡埔里嘉義鳳山屏東甚至花蓮台東蘭嶼來台北的人,他們天生就有那股城市裡的悲憤憂傷情意結,真是造反有理擲地有聲。
相較於我們這批台北人,好像只能接受這個上不上下不下的偽繁華都市,既不能夠吸食海洛因開紅色敞篷凱迪拉克然後被殺手亂槍掃射橫屍街頭,又沒本錢穿上卡文克萊西裝搭乘地下鐵魚貫進入帥氣十足黑色玻璃帷幕大樓中高聲叫賣股票期貨主導世界金融。
這情況到民國七十年代中開始有了轉變,淡水線火車正式停駛拆除,沿線黑黑暗暗的破爛房子紛紛拆除了物內臟腥味與客人體汗味,中華商場天橋上變魔術賣藥的、賣音響的、訂做學生制服的與各省風味小吃店,還是保持著濃濃一股說不上來的寒酸破舊,基本上整個城市還維持著一個大村莊的風貌,實在與電視中美國影片裡的城市摩登景象相去甚遠。
不過這首歌還是讓我們這些國中生學的挺帶勁兒的,大家從家裡偷出媽媽或哥哥姊姊的大墨鏡,穿著憋憋的訂做卡其制服,捧著掃把努力的低吼:
踢縮塌燜挖走家蝦的轟磚
漆上瞭水泥家
家蝦滴人們得到塌們香要滴
卻悠失去塌們游泳滴
是啊!比起那條「青海堤操原,蟻眼砍不完,希罵拉牙山層層相戀倒田邊⋯⋯」
這首《鹿港小鎮》真的比較俗又有力,也能稍解我們這群毛頭小伙子改建新公寓開起便利商店, 中華商場拆除了,只留存在電影「戀戀風塵」片段中。新的台北車站裡林強甩著妹妹頭高聲唱「啥米都不驚,喔~向前行」,繼黃大洲市長泥濘中開幕大安森林公園後,陳水扁市長魄力執行了林森北路三板橋違建區⋯⋯
台北好像真的開始有了些都會的前衛與精緻文化,隨著麥當勞 TGI Friday 與愈來愈多的黑玻璃後的高雅西式餐廳出現,漸漸小販當街叫賣的聲音愈少聽見,我們也才開始能體會楊德昌電影中所訴說「城市人的冷末酥梨」究竟是什麼樣的滋味?
當一個城市的人都習慣了遵守文明壓低聲量行色匆匆面孔冷漠,這個城市就開始有了都會形態的基調,大家各自去暗藏自己心思秘密的同時,各式各樣豐富的生活故事浸潤著等著發酵成更富層次的都會文化。
台北其實才剛剛開始要準備說她迷人的都會傳奇。
蘑菇手帖今年邁入第十個年頭,作為現今少有獨立出版刊物的一份子,我們期待它穩健地繼續下去,同時擁有更自由自在地揮灑空間,這期《台北人》我們有了些不同以往的嘗試;如果說原先的手帖走的是「兩光」路線:小成本小製作,那麼我們將往著「兩光界楷模」的道路大步前進,還希望讀者們能明察秋毫。總之,這本刊物的獨特脾氣與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是不會改變的!究竟《蘑菇手帖》還會有什麼樣的奇異發展?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3-04-01